29岁的《碟中谍》来了,年过花甲的阿汤哥尚能饭否?
《碟中谍8:最终清算》正式定档5月30日全国上映。这个始于1996年的王牌系列,即将迎来第29个年头。当其他动作片主演纷纷退休或转型时,60岁的汤姆·克鲁斯依然在银幕上飞檐走壁,用实拍特技挑战着人类极限。
《碟中谍8:最终清算》正式定档5月30日全国上映。这个始于1996年的王牌系列,即将迎来第29个年头。当其他动作片主演纷纷退休或转型时,60岁的汤姆·克鲁斯依然在银幕上飞檐走壁,用实拍特技挑战着人类极限。
其实,“碟中谍”系列是根据电视剧《虎胆妙算》改编而成。影片围绕身手敏捷、擅长易容的特工伊森·亨特展开,讲述了他执行各种困难任务的故事。这个系列在票房上取得巨大成功,并被认为是“迄今为止最好的动作系列电影之一”。
端午档虽然仅仅只有三天时间,但是却有着4.6亿的票房,虽然这一票房数字在整个档期史中并不算多高,但是却超过了2024年,也是今年目前为止,除去春节档之外,另一个票房超过2024年的档期。
《碟中谍8:最终清算》为28年的特工传奇画上句点,这部收官之作不仅延续了系列标志性的高能动作,更用一个个精心设计的致敬彩蛋,为老粉们准备了一场情怀盛宴,或是会心一击或是泪点重聚,总有一个能戳中你。
从意气风发的34岁小鲜肉,拍到满脸褶子的62岁硬核大爷,阿汤哥硬是把伊森·亨特这个特工演成了全球观众的"电子老友"。
昨天去看了阿汤哥的《碟中谍8 》,和7是上下级的剧情关键,又单独成片,在碟7里面暗巷刺杀,摩托车飞车,火车上的打斗都有了,碟8不出意外的必须开始上天下海了,从幕后花絮介绍,都是汤姆克鲁斯实景,亲自上阵拍摄的,火车是在奔驰的,悬崖上骑摩托车跳伞是真的,飞机在天上
从1996年第一部《碟中谍》中孤胆英雄的初登场,到2025年伊森·亨特在《碟中谍8》里与失控AI最后的生死对决,这个系列用30年的光影陪伴了一代代人的成长,从“不可能的任务”成为了“不得不面对的告别”。
作为二十多年的《碟中谍》死忠粉,我坐在IMAX影厅里,耳边响起那熟悉的"噔-噔-噔-噔"主题曲时,眼眶竟有些湿润。这个系列陪伴我从校园走向中年,阿汤哥也从意气风发的年轻特工变成了62岁仍在扒飞机的老硬汉。我清楚地知道网上对这部续作的差评如潮,但就像赴一场与老情
当2025年清明档和五一档接连哑火,电影市场陷入低迷时,62岁的汤姆·克鲁斯带着他的终极任务杀回来了。一部电影扛起端午档四成票房,创下2025年进口片新高度。
当《碟中谍8》以9.4分猫眼评分空降端午档,4510万的首周票房直接印证了阿汤哥的票房统治力。在《新侏罗纪公园》等IP续作集体哑火的6月,这部动作片终章用三重密码解锁了中国市场——它既是怀旧杀手的完美谢幕,也是好莱坞工业体系的精准投喂,更是对观众情绪价值的极致
艺绽君发现,影院里的观众依然端坐在座位上,他们或许像往常一样,等待着影片彩蛋的出现,但这一次,他们失望了,等到银幕画面最后定格在出品公司派拉蒙上,也没有等来彩蛋!
演员能演到好莱坞的片子,可以说是演到就赚到了。可惜的是,好莱坞最近几年口碑一落千丈,观众们对它产出的电影也没有以往那么信赖。
艺绽君发现,影院里的观众依然端坐在座位上,他们或许像往常一样,等待着影片彩蛋的出现,但这一次,他们失望了,等到银幕画面最后定格在出品公司派拉蒙上,也没有等来彩蛋!
影片剧情接续前作,AI智能体失控后引发全球核危机,伊森需要再度接受任务进行最后一搏,最终打响了这场终极之战……
豆瓣评分从7.7→7.8(11万人打出)的不降反增,也能看出影片制作的用心和情怀党的买账。从1996的《碟中谍1》到2025年的《碟中谍8》,30年河东河西,又是一个时代的落幕。
2025年端午节,沉寂已久的电影市场迎来了久违的热度,大盘接近5亿元,汤姆·克鲁斯主演的《碟中谍8:最终清算》(下文简称为《碟中谍8》)上映5天破2.4亿,撑起了近半档期票房,一举成为今年进口片内地票房冠军。
2025年端午节,沉寂已久的电影市场迎来了久违的热度,大盘接近5亿元,汤姆·克鲁斯主演的《碟中谍8:最终清算》(下文简称为《碟中谍8》)上映5天破2.4亿,撑起了近半档期票房,一举成为今年进口片内地票房冠军。
当《碟中谍 8》IMAX 版单厅单日产出 18.7 万元的票房神话刷屏时,一组对比数据揭开了影视消费的残酷物语:2020-2024 年间,普通影厅上座率下降 41%,而 IMAX 厅逆势增长 127%。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市场分化,不仅宣告着观影体验的消费升级,更
CG泛滥的今天,实拍美学从未妥协!在最新《碟中谍8》中,62岁的阿汤哥依然拼命!
大家好,我是你们的头条号编辑,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最近上映的电影——《碟中谍8》。相信不少影迷们已经体验过这部经典特工题材的大片,但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,《碟中谍8》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不错的票房,但在中国市场却遭遇了一些小小的挑战。今天,我们就来深挖一下这背后